振荡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中,如昼夜节律、神经元脉冲、心跳等。频率和振幅是生命振荡的重要表征:前者刻画上游信号特征,决定下游功能是否启动;后者调节功能强弱。适当的频率和振幅对维持生命系统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异常的频率或振幅会导致节律紊乱并引发各类生理或心理疾病,例如睡眠障碍、二型糖尿病、抑郁症等。尽管人体具备天然的调频调幅机制,但背后的动力学原理仍不清楚,阻碍了人工调控生命振荡的发展。因此,发展一种便于理解与使用的调频调幅原理和控制器设计方法非常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林伟、秦伯韡团队聚焦生物振荡的普适动力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理论构建了频率和振幅的精确定量刻画,并揭示了普遍的频率振幅解耦原理。
基于该成果,未来可无须复杂繁琐的计算,利用生物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动力学便能设计出可单独调节频率或振幅的高效反馈控制器。这一突破性工作不仅为生命振荡系统调频调幅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数理基础,也为生物学家掌握生物节律、实现合成生命系统调频调幅提供原理指引。该成果是团队过去十年在“生物振荡调频调幅基础理论与关键算法”领域的系列成果之一,论文于2023年9月29日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